海南航空 海南航空被称为第二民企,为何日均亏损1.7亿?-银河登录入口welcome
推荐文章
然而,同样是这家企业,却高居2021年企业亏损榜榜首,于一年内亏损金额超过640亿,平均下来每日亏损1.7亿,更值得一提的是,其负债总额竟已高达7000亿左右。
数据公开之后,社会公众在震惊之余,更想知道这样一家中国500强,究竟何以至此?
01:无序扩张的创业道路其实受去年疫情影响,全球的航空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企业财报数据一片惨淡,几乎都陷入了亏损的泥潭之中。
然而,海南航空的情况,却不能全用疫情影响来解释,毕竟亏损榜排名第二的中国国际航空,亏损金额也仅有其的五分之一。
同时有心人还发现,海南航空的巨额负债,可以追溯到2014年,而在此之后,则以年均千亿的幅度快速增长着。
因此,要深究其负债背后的原因,还得从更早的时间说起,同样地,也绕不开海南航空的创始人——陈锋。
1984年,刚在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毕业的陈锋,从联邦德国返回国内,并进入国家民航局工作。
那个年纪的他,充满朝气,想要干下一番事业,同时,他也非常幸运,因为在回国不久之后,国内便开始大力支持地方兴办航空企业。
也因此,陈锋在1989年,毅然放弃了副处长的职位,选择拿着海南政府拨给他的1000万资金,下海创业。
很快,兴奋的他就碰到一个挑战——没钱。因为即便在那个时代,一架民航飞机的价格也在上亿元,所以初始的1000万资金根本就不够。
为解决这个问题,他想了很多办法,最后还是决定以融资模式向社会发行股份,以此筹集到2.5亿资金,搬走了拦在路上的第一颗巨石。
然而,不知此时的陈锋是否意识到,自己已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此后,陈锋再次利用资本杠杆,以募集而来的2.5亿资金作为信用担保,从银行那边贷来6亿,买下了两架波音737飞机,之后,他又将飞机抵押,用来获取更多的贷款……
在这种循环操作下,陈锋最终将海南航空创立了起来,与此同时,由于过高的负债率,国内的银行已不敢再贷款给他了。
时间到了1994年,海航此时已拥有了不错的盈利的能力,但在资本上尝到甜头的陈锋,还是觉得企业扩张速度过慢。
也正因此,当年他便又在境外发行了7000万外资股,同时还在次年飞往美国,以海航25%的股份为代价,换取金融大鳄索罗斯的2500万美金投资。
回顾过去,陈锋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不仅将海南航空创立起来,还实现了总资产增长3.6万倍的奇幻战绩,一举在国内航空业成为巨头。然而,如此成就的背后,却是企业扩张的疯狂与无序。
02:无法刹车的扩张之路在陈锋的带领下,海航发展得不错,称得上蒸蒸日上,然而在新世纪初,民航业却迎来了一场大风暴。
当时,民航总局决心推动民航企业大重组,在这样的政策下,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不断兼并地方企业,也因此,海航面临被兼并的风险。
为确保自身独立性,陈锋故技重施,选择用金融杠杆的方式,提前并购其他地方航空。
在一系列的操作下,海航不惜花费20亿,吞并长安航空,并相继控股新华航空与山西航空,除此之外,甚至还花费将近8亿控股了海口美兰机场。
最终,海航成功地保持独立,但却是以背负巨额债务为代价。雪上加霜的是,海航还未来得及偿还债务,就因2003年的非典疫情影响,再度亏损14.74亿,企业一度陷入绝境。
很显然,当时不少人都已看衰海航,认为其必定很快就会破产,可他们没想到的是,海航此后竟开始尝试多元化道路,用继续扩张的方法来度过危机。
在陈锋的带领下,海航提出“吃住行游购娱”的理念,大肆进军其他行业,即便是在非典疫情与金融危机期间,也并未停下脚步。
据统计,在2008年底,海航旗下的公司已达600家左右,领域涉及物流、旅业、商业、置业、酒店、机场、实业、航空等八大板块。
然而,海航最疯狂之时,依旧数2016年与2017年。
这在两年中,海航增持德意志银行;以7.75亿美元收购嘉能可两项业务的51%股权;以22.1亿美金收购曼哈顿公园大道245号大楼;
以60亿美元收购美国英迈;以65亿美元收购四分之一希尔顿集团股份……
就这样,海航用这种走钢丝绳的方式,最后竟成为一个市值直逼万亿的集团企业。但与之同时,它的债务问题也愈加突出,严重到了非常恐怖的地步,为后续的发展埋下深深隐患。
03:无可避免的破产结局海航的并购神话,最终止步于2017年的万达股债双杀事件,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债务问题终究难以掩盖了。
之后在2018年7月,由于海航董事长王健的意外死亡,陈锋被迫再次出山,走到前台挽救这家摇摇欲坠的企业。
为偿还致债务,陈锋一改此前的“买买买”,开始“卖卖卖”。然而,尽管海航在2019年出售了至少3000亿的资产,但还是有两笔债务逾期了,至此,陈锋的努力宣告失败。
到了2020年2月,海航已无力解决危机,请求海南省政府成立联合工作组,来协助相关事宜。而在今年1月29日,海航因无法清偿债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组。
至此,海航这个巨头企业,才算彻底结束了“蒙头狂奔”。
纵观海航近些年的发展,一直都在不断地收购,并且据一位相关人士称,不少收购往往过于“粗糙”,是在忽视细节地盲目扩张。
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的海航,依靠收购度过了好些危机,然而根据经济理论,企业在收购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收购后也得努力经营。
一家持续扩张的企业,并不意味着就是成功的,相反,这些扩张还可能埋下致命的隐患。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银河登录入口welcome的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