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百万炒股技巧【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留下的投资秘籍】-银河登录入口welcome
推荐文章
文|《财经》记者 张欣培
编辑|陆玲
6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朋友之间还在互道端午安康。傍晚时分,却传出了“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去世的消息。
听到这一消息我有些难以置信,毕竟半年前我们刚刚采访过他。但随后消息被证实。有着“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百万于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去世,享年71岁。
杨百万,原名杨怀定,1950年生,祖籍江苏镇江,原是上海铁合金厂职工。1988年,他开始倒卖国库券赚差价,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杨怀定此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随后又转战股票市场。杨百万是当时股票市场的风云人物。其到全国各地讲课,后来根据自己的投资经验又开发了一套技术分析软件。杨百万被称为“中国第一股民”。
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三十周年。为此,《财经》杂志推出了重磅专题,采访在30年资本市场改革中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杨百万无疑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国资本市场早期最知名的散户投资者。
约访杨百万的过程还算顺利,采访是在杨百万的办公室进行的。办公室的装修比较老式,墙上挂着杨百万和时任上海市和证监会几位领导的合影,正式采访前,他详细介绍了那几张照片的由来,尤其提到了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对他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肯定。
约访前,我们并不知道杨百万的身体状况。采访过程中,看得出他身体比较虚弱,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但他依旧很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
他给我们讲述了他的投资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如何仅用一年的时间,通过倒卖国库券,以2万元的成本最终赚到了100万元,随后也有了“杨百万”这一称号。倒卖国库券期间,他清楚地记得乘坐了88次从上海到合肥的火车。
在国库券套利空间越变越小之下,他又转战股票市场,在股票市场上大显身手。他说,他对资本市场的判断主要有三个因素,政策、技术和人气。
采访中,杨百万透露,其实当时有很多人包括监管层领导建议他推出基金产品,也有很多人要委托他投资,但是杨百万都拒绝了。“那样压力太大,我就做好我自己的。”
特殊的市场背景下,杨百万敏锐地抓住了市场的机会,成为了那个时代家喻户晓、股票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杨百万是那个时代的典型缩影。
整个采访过程比较顺利。快结束时,杨百万告诉我们,他有糖尿病,现在基本都在养身体的状态。尽管他现在已经不再亲自具体操作股票,但依然会关心a股市场。
上世纪90年代资本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杨百万”发现了国债投资的机遇,仅一年时间就赚取了上百万,后转战股市,总结出一套投资股票的心得
文|张欣培 特约作者 景瑜 实习生 张世晨
编辑|杨秀红
时势造英雄。30年的资本市场发展之路造就了许许多多时代的弄潮儿。杨百万就是其中之一。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变成a股市场的超级大户。“杨百万”被认为是中国股市最醒目的“传奇”之一。
杨百万的真名叫作杨怀定,但因上世纪90年代在资本市场一年赚取上百万,所以“杨百万”成了他的江湖之称。他是那个年代股票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他的传奇也成为中国证券史上不得不提的历史。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最早亲历者、实践者以及见证者,“杨百万”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的个人,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聘为大学教授的人。
从债市到股市,“杨百万”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杨百万”已经很少亲自在股市交易。在资本市场发展30周年之际,“杨百万”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他的投资故事。他说,希望可以继续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进步。
1988年,杨怀定从工厂辞职。在家待业阶段,他翻阅了很多报纸,在众多资讯中,发现了国债投资的机遇。1988年4月21日开始,国家开放了国库券交易。杨怀定认为这是一个投资机会,决定买入国库券。
1985年期的国库券开盘价104元,利率15%。杨怀定带了2万元,如果全部用来买国库券,一年的利息是3000元。如果存银行,利率5.4%,一年利息仅1080元。于是他果断决定2万元全部投资国库券。国库券账面价格有涨有跌,买进后,他内心忐忑,下午就迫不及待去交易所看行情,发现涨到了112元,于是他赶紧卖出,赚的钱比一年的工资还要多。
天生有商业头脑的杨怀定想道:以104元买进的国库券,只要能以112元的价格卖出去,不就稳赚了?杨怀定表示,和普通商品一样,只要存在价差,就能够用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方式来赚钱。
杨怀定立即着手查询资料,发现安徽合肥当日的国库券开盘价94元,收盘价98元,显著低于上海的国库券价格。于是他连夜去合肥,利用价差,2万元的本金变成了2.2万元。于是利用这个方法,杨百万成功将业务拓展到了合肥、河南等地,把国库券不断地搬到上海。
光是合肥,杨怀定去了接近八十次。当时个人异地取款十分困难,他只好用箱子装着几十公斤的现金或者国库券往返两地。考虑到安全问题,杨怀定专门请警察荷枪实弹来保护自己,引来《解放日报》刊登消息:上海出现第一例私人聘请公安人员当保安事件。解决了困扰在心中的安全问题,杨怀定买卖国库券的脚步更加轻快。
然而此时的杨怀定内心仍不踏实,他主动跑到税务局咨询买卖国库券是否要交税。根据相关条例,国库券是免税的,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据此认为杨怀定不需要为买卖国库券的收入交税,并且表扬了他主动报税的行为。经过此事,杨怀定的心中再无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到买卖国库券的事业中。
从1988年4月到1989年,杨怀定赚了100多万元,“杨百万”从此声名在外。
后来国库券价格上涨,套利空间越来越小,杨怀定转而寻找其他投资机会。1989年,杨怀定在电视上看到银行利率下降。他认为,这是国家在鼓励居民多消费,也是鼓励工厂多生产商品,刺激投资。在这时,他又一次嗅到了股票的投资机遇。
杨怀定告诉记者,他第一只投资的股票是电真空。他第一次买入电真空3000股,并对营业部的人说估计利率要调低,买点股票放着。结果不久利息果然下调了。
半年后,电真空涨到800元,杨怀定将其卖出。此后电真空下跌,他买进500股,后来股价涨到500多元他又卖了,他卖出后电真空又跌回到370多元,而他则又在370多元时再次分批买进。电真空股价后来涨到2500元。
1992年,中国资本市场遭遇自开市以来的最大熊市。上证指数跌至400多点时,杨怀定认为指数已见底马上进去抄底,后股指又跌至300点左右,他被套牢。
1994年,杨怀定从报纸上敏锐觉察到政府即将出台救市政策,立刻将股票资金账户中最后的2万元投入股市。果不其然,第二天证监会就宣布了三大救市政策,此后股市一骑绝尘,从300多点暴涨至1500点,仅用两周时间,他手中股票就翻了四倍。
后来有人专门来找杨怀定,希望将钱交给他来投资股票,因为不想因此有太多压力,他一概回绝。
论及投资股票的心得时,杨怀定说他主要考虑三个层面:第一是政策层面,比如新股发得多了,暂时就不会涨;第二是技术层面,看市场是不是到底了,到底了是一定会涨的;第三就是市场人气,别人经常问他现在应该买什么,通过分析询问的频率和方向,他心里大概就有数了。此外,杨怀定认为平和的心态也很重要,不能贪婪,要懂得见好就收。
如今的杨怀定已经功成身退,他将财产交给儿子和银行去打理,只会偶尔关注股市行情,不再亲自参与。不过年过七十的他选择通过另一种方式发挥余热,他研发的股票软件拥有不少用户,他也由此年入百万,使得“杨百万”的称号如今依然实至名归。
专访的最后,历经股市30年发展的杨怀定感慨目前市场更加透明,他认为相较于之前,现在的投资更加好做。